教学科研

 ·当前位置:首页 > 教学科研 > 学科论文 > 内容

刘小强 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

发布时间:2018-11-19   
“图文并举法”在初中地理
教学中的运用

       择  要:对地理学科来说,“无文之图”是学生难解的“天书”,也只是苍白无力的说教。只有做到了图文并举,才能使地图变得易懂,文字变得有鲜活。在地理学习中,要随时查阅地图,从图表中探究地理知识、找寻地理规律。做到目中有文、心中有图,图文并举,并能形成立体的的空间想象。我们试图让学生通过“图表”来诠释文字,用文字来解读“图表”,而让学生们遨游地理的世界。
       关键词:图文并举   方法  运用   知识骨架  直观性   空间性  有效性 

       初中地理教学其实主要是在解决某个地理事物“是什么?”、“在哪里?”和“为什么?”等三个主要问题。而“在哪里”这是我们眼睛无法直接看到的,只能通过图表得到相关的地理信息,所以在地理教学中“在哪里”不仅显得重要,而且获取信息的渠道绝大部分只能从图表中获得,应为文字是抽象的,图表有其相对的直观性,学生能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。
       地理是以门边缘性人文学科,我们要培养培养学生的热爱地球、热爱自然、热爱祖国的性感和准确的人地观念为重点,我们试图解决学生 “重知轻能”的顽疾,树立“知能并重”、“图文并举”的地理学习观。我在从教地理教学多年的实践中,多采用“图文并举法”,以图为点,串点成线,串线成网,从而形成比较全面具体的知识架构网格,以求达到高效教学的目标。
       大家知道,地理知识蕴含于地图之中。“无文之图”是学生难解的“天书”,“无图之文”是苍白无力的说教。只有图文结合,才能使地图变得易懂,文字变得有鲜活。在地理学习中,要随时查阅地图,从图表中探究地理知识、找寻地理规律。做到目中有文、心中有图,图文结合,形成立体话的的空间想象。
       一、“图文并举”法在地理学科中的运用价值。
       大力培养学生 “以图释文”和“图文互释”的能力。我们通常所说的读图分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训练方法,对培养学生的能力,掌握地理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;“以图释文”,是将课本文字转化为图像,以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,这对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大有益处的;只有学生从思想上重视“图”的重要性,同时又能掌握图文并举的基本方法,这样 “图文并举法”在教学中才能顺利地贯穿和渗透下去,最终完成各项教学目标。为此,在我的课堂练习、家庭作业以及考试题目中,加大了图表的存在,一图管多题,或者一表管多题的题目占考题的50%以上,广东省地理会考题目也体现了这个方向,2017年地理会考试题就有16张图表。
       二、精选典型图表,强化图表对知识面的覆盖。
       我们在教学中,会参照新课程标准,联系学生实际情况,复习教材,精选有代表性的图表,经过优化设计,尽可能在“图”的基础上涵盖教学目标所要求的重点内容。以初中地理教材第四册为例,我选定了《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》、《北方地区的范围与矿产图》、《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图》、《东北地区重工业基地图》、《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发布图》、《西北地区的范围于矿产图》、《西北地区主要牧区和畜种分布图》等多副有代表性的图表。通过对图表的全面阅读和理解,使学生对各章的重点知识尽在掌握,地理思维和图文转换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与提高。
       三、以图为线,串联知识,形成知识骨架。
       在日常地理教学中,我们根据图与图之间内在的地理逻辑,指导学生把各章节碎片化的知识联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链,使学生慢慢建构系统的知识架构。初中地理的知识板块是由地理概论到世界地理,然后是中国地理概论和中国分区地理,系统性和板块性非常明显,知识相互渗透,所以,如果没有地理知识的一个总纲或总骨架的把握,知识点无法由点连接成线,线无法连成面,更无法构建完整的、清晰的初中地理的知识架构。在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中,我们试图从我国的《地形图》关联到我国的《人口、民族分布》,我国的人口主要分布中东部的沿海平原、盆地地区,而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、西南及东南的偏远高原、山地地区;又从中国的《地形图》关联到《降水分布》图,让学生懂得影响降水分布的的三大因素:纬度位置、海陆位置和地形等等。
       知识的前后关联性,我们务必在平时的课堂中相互渗透,做到你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,让知识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点,而是一个前后关联,左右渗透,全面的知识系统。
       四、实施培优补差、层次化教学,关注全体学生。
       学生始终是存在差异化的,学生对“图文并举法”的掌握程度也会参差不齐,那么老师在复习中应做到及时查漏补缺,分层辅导,建立优生和学困生学生档案,实行差异化辅导、对症下药,查漏补缺,扬长避短,使优生更优,对学困生进行基础性教学,让他们得到适当的鼓励和赏识,使他们能够尽快地掌握图文并举的学习方法,学习能力也得到应有的提升。
       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,“图文并举法”确实是地理学习最必要的教学策略和最有效的学习法,也是最切实的教学手段,只要师生都具有这样的共同意识,并切实贯彻到学习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,以图载文、以文释图,图文并举,才真正可以实现“低付出,高回报”。这样,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好地理知识,提升解题和运用地理的能力,达成目标明确、思路清晰、趣味性强、智能双举的高效教学的目标。

       参考文献:2012年z2期  梁殿禄的《图文结合法突破“地球和地图”难点》。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上一篇:汤辉娟 《浅谈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..下一篇:刍议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及解决对策

惠州市英华学校@版权所有 信息中心:李永国  13794839646

技术支持:惠州市嘉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   网站管理



客 服:

招生办: